漳州中闽鲜醇茶叶有限公司

主营:安溪铁观音销售,武夷大红袍销售,漳州金骏眉桐木红茶销售

免费店铺在线升级

联系方式
公司简介

从2007年起,关于金骏眉的商标之争从未间断

随着茶界神话金骏眉的走俏,从2007年起,关于金骏眉的商标之争从未间断过,曾有多家公司申请注册该商标,均被驳回。

据了解,2007年2月26日,曾有一家名为桐木茶叶的茶企向国家商标总局提出注册申请。同年3月9日,另一家武夷山茶企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也提出了申请。

但是,2009年6月,商标局先后驳回了这两家公司的申请,理由是:金骏眉是红茶的一品种名称,作为商标直接表示了本商品的品种名称和原料特点,并且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及其原料产生误认。

实际上金骏眉虽然是诞生于武夷山,但诞生之日并无人注册商标,几年下来产自全国各地茶企的金骏眉可谓琳琅满目。

申请被驳回后,桐木茶企没有再提出复审;而正山茶企则在2009年7月向商标局递交了补充材料,提出复审,并在2009年12月7日完成复审。2010年2月20日商标局发出注册公告,公告期是三个月。

如果当时没有人提出异议,金骏眉商标就正式核准,由正山注册了。今后其他茶企未经允许都不得使用金骏眉商标。福州众韬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主任杨梅仙说。作为桐木茶企的商标申请代理人,她见证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争夺战。

离商标到手只有一步之遥了,就在大家都认为金骏眉商标将花落正山的时候,在公示期内,包括桐木茶企在内的武夷山桐木关红茶协会的十几家茶企联手站在了反对席上,向商标局提出异议。

于是,金骏眉商标的归属问题又充满变数,一拖再拖,历时两年尚未结案。

由于该商标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与该案件的棘手程度成正比,令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也备感纠结、难以决断。

呼之欲出

今年5月,工商总局要求当地政府提交明确意见

于是在今年5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终于派人深入武夷山当地进行调研,并走进金骏眉的诞生地桐木村,实地了解情况。据当地茶商和茶农透露,在调研过程中工商总局并没有表态,但是要求武夷山市政府在6月30日前给出一个明确意见。

记者辗转联系上武夷山市工商局的一位知情人士,他说,这段时间,武夷山市政府多次召集正山茶企和以桐木茶企为代表的桐木村16家茶企开会协商讨论。但是目前双方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互不让步。毕竟涉及各方利益,政府也不能强制进行行政干预,只能协调。

该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武夷山市政府的意见是:不管是谁,一家企业也好,一个组织也好,无论如何先把金骏眉这个商标注册下来,留在武夷山。然后武夷山当地的相关茶企再共同商议如何使用金骏眉商标。

即使终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武夷山市政府还是会在期限内提交一个明确意见,然后等商标局的终裁定。如果到时候双方仍不满意,争议不断,那么这场商标之争终可能会走向司法程序。

而杨梅仙担心,争夺双方根本耗不起,拖得越久,商标的价值损失就越大,被判定成为通用名称的可能性就越大,后谁也注册不了。

福建海峡茶叶交流协会证实了这一说法。如果30日之前拿不出具体意见,那金骏眉就铁定成为通用名称,不能再注册成为商标了。这对武夷山、福建省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相关人士透露。

茶界传奇

短短数年,价格一路见涨,如今身价已逾万元

金骏眉,诞生于2005年,数年间传奇般成为中国高端红茶的代名词。然而关于它的由来,这场商标之争的双方各执一词。而公认的创始人之一闫翼峰面对记者却三缄其口:就当它是一段传说吧。

传说大致是这样的。2003年,来自北京的闫翼峰几人给武夷山桐木村正山茶业有限公司的老板江元勋出了个主意:像做龙井一样,用小种野茶的芽尖,研发一款高端红茶。

直到2005年,当时在江元勋麾下担任制茶师的梁骏德,组织人采摘了两斤多鲜芽,根据北京茶客的要求,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创新工艺研发了后来声名大噪的金骏眉。

据说当时北京茶客为其取名为金骏眉,其骏字就来自制茶师梁骏德。而正山茶企作为泡金骏眉的研发企业,以正宗自居,这也成为其后来在商标争夺战中的重要依据。

如果当年江元勋立刻注册了金骏眉商标,想来无可非议。但是由于品牌意识的薄弱,加上金骏眉尚未成名,注册商标的事情当时没人惦记,这为日后的纷争埋下伏笔。

话说不久后梁骏德就离开了江元勋旗下的正山茶企,另立门户成为骏德茶叶的负责人。而这一边正山茶企的产量没有办法满足北京客人的需求金骏眉茶青为野生茶芽尖,摘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野茶树,6万至8万颗芽尖方制成一斤金骏眉,由师傅全程手工制作,成本不菲,需耗费大量人力。

百业店铺 更多 >

特别提醒: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产品及其它相关信息,均由用户自行发布。
购买相关产品时务必先行确认商家资质、产品质量以及比较产品价格,慎重作出个人的独立判断,谨防欺诈行为。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联系